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629号提案的答复
- 2025-09-28 11:45
- 来源: 局办公室
- 【 下载 】
-
- 分享到
邝远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开展烈士褒扬工作的提案收悉。开展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是铭记英烈功绩、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您的建议聚焦褒扬英烈、传承精神,对营造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浓厚氛围,推动我市褒扬纪念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此,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和团市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通过多元化社教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的建议
我局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培养模式,采取专兼结合、志愿服务等方式,充实英烈宣教力量。举办“忆红色经典讲英烈故事”红色英烈讲解员主题宣讲活动,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讲好红色英烈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组建培育优秀红色英烈讲解员队伍,打造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青年宣讲品牌。今年,市军休四中心干部黄思一在“山河映忠魂”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参加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的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全面推进武汉军休“银龄有为”三大行动,成立“老兵宣讲团”面向基层(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开展弘扬红色精神宣传宣讲活动,不断增强英烈精神、“三大精神”等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今年以来,老兵宣讲团已开展宣讲61场,累计受众超过6000人次。
向警予烈士陵园与市军休五中心签订共建协议,发扬武汉市军休干部红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红色宣讲结对共建活动;与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教育局联合发起“英烈精神我传承争做红领巾讲解员”教育实践活动,从全区12所小学的1800多名优秀少先队员中层层挑选,聘请123名少先队员担任红领巾讲解员,200名少先队员作为储备红领巾讲解员,通过“老中青”结合,打造立体志愿服务矩阵,赓续红色血脉。
二、关于深入挖掘整理烈士事迹的建议
我市各部门聚焦弘扬英烈精神,推出《一见•历史从未遗忘,和平弥足珍贵》《镜观•回响|铭记历史致敬英烈》《过去你们守着国,现在我们守着你》《跨越时空,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纪念向警予牺牲97周年,警予中学师生沉浸体验“61号”大思政课》《这29个名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重走英雄路——我在武汉寻城迹”活动举行》等报道;推出《湖北召开解读<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清明祭英烈|山河不忘英雄名》等网络直播;开设“红色基因永传承•让红色文物活起来”专栏,用文物见证中共领导人在汉领导开展革命工作、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峥嵘岁月;开展“百年征程忆初心——武汉红色故事汇系列活动”,组织专业讲解员、讲解爱好者和大中小学生参赛,讲好英烈光荣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举办“闪亮的坐标”武汉红色文化竞赛,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寻找英雄之城的地理坐标、文化坐标和精神坐标;制发《武汉校园红色教育资源图谱》,组织学生通过参观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向警予、夏明翰革命烈士纪念馆,吴光浩园、林祥谦塑像、施洋烈士故居、雷锋主题馆、吴云铎事迹陈列馆、李汉俊烈士墓等,沉浸式寻访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筚路蓝缕的奋斗印记;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发掘烈士事迹,编写《信仰铸就忠诚——蔡以忱烈士生平事迹展大纲》,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审定后,将在武汉市烈士纪念园(黄陂)布展。
三、关于创新形式对烈士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的建议
我市正在推进烈士陵园提档升级,将对展陈形式和内容进行充实,增加现代展陈手段,突出时代性,增强服务功能。施洋烈士陵园计划对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在展览设施上引入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如高清投影仪、互动触摸屏、沉浸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体验区等,打造全国首个以“法治视角”解读工人运动的主题展馆。江岸区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将利用闲置空间增加展馆面积,重新陈列《辛亥首义铁血祭——武汉保卫战展览》,坚持“小而美”原则,体现“多功能”运用,强化首义特色,丰富展陈形式。硚口区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将改建陈列馆,在多媒体功能区域利用创新科技AI“复活”辛亥首义故事。
在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网开设褒扬纪念工作专栏,搭建烈士纪念设施电子地图,展示烈士纪念设施详细地址、开放时间、联系电话等详情,为广大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英烈教育等活动提供便捷指引和服务保障;搭建“英烈祭扫”子模块,链接中华英烈网,为群众在线网络祭扫提供便利支持;搭建“烈士寻亲”子模块,链接退役军人事务部“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为烈士寻亲工作提供支持保障;搭建“纪念名录”子模块,展示8处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风貌,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四、关于持续开展英雄烈士主题活动的建议
每年9月30日,我市各区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武汉企事业单位、社区、中小学开展向英雄敬献花篮、主题演讲、诗歌朗诵、寻访红色足迹等多种形式纪念活动。
2024年9月30日,我国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武汉市烈士纪念日向英雄烈士敬献花篮仪式在武汉二七纪念馆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立山,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李义龙等市领导,同社会各界代表一起参加仪式。武汉警备区政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武警武汉支队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烈属、退役军人代表,驻汉部队官兵代表以及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纪念活动。市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依次瞻仰烈士纪念碑并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五、关于加强对烈士家属的关爱和宣传的建议
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把关心关爱烈属家庭和弘扬英烈事迹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广泛联系优抚对象的优势,安排专门力量,调研摸底;走访慰问,精准帮扶,尽心竭力为烈属排忧解难。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专项行动,走访慰问程小波烈士遗属,送去助学慰问金和慰问品,勉励烈士后代要走好成长之路,传承烈士精神。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定期走访慰问辖区烈属,详细了解烈属的家庭和身体状况,送去关心和温暖。
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牌,邀请烈属参加重大活动、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加大烈士遗属在医疗、住房、入学入伍、就业等方面的优待力度,突出解决烈属家庭后续生活保障、救助帮扶援助等实际问题。推出《她读哭了,我看哭了》《86年前,74位村民反抗日寇暴行遭屠戮,村湾后辈把血性刻入骨子里,近百人从军卫国》等报道。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入选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后,长江日报现场探访采访烈士后代,策划推出《北伐独立团烈士后人常到武汉祭奠先辈,“革命军人有进无退”要一直讲下去》,体现了对烈属的尊崇关爱,烈属荣誉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六、关于成立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弘扬英烈精神的建议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指导下,武汉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于2024年6月成立,为我局所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该中心承担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烈士遗骸搜寻迁移和骨灰保存安葬,烈士遗物和事迹史料搜集整理,以及组织烈士纪念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在全市组织开展“同心共守•擦亮丰碑”烈士纪念设施志愿守护活动,动员烈士生前所在单位或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公益志愿服务队等社会力量,共建结对,设置“守护英烈志愿服务岗”,积极开展设施巡护、纪念祭扫、英烈讲解等活动。向警予烈士陵园与社会公益组织签订托管服务协议,通过创造就业岗位,吸收年轻群体参与英烈守护。下一步,将继续创新褒扬纪念工作对接服务模式,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我市正在推进武汉市烈士纪念园(九峰山)新园区建设项目,园区中规划建设纪念馆,将通过征集实物、整理文献、采集口述等方式丰富展陈内容,增设多媒体展览项目,更加生动直观地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更好引导公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强化对国家历史社会责任的认识。
特此回复。
武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