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六中心与海工大携手,共建“逐梦深蓝”双拥品牌!第五场!
- 2024-04-24 15:03
- 来源: 局褒扬纪念和军休管理处、武汉市军休六中心、长江日报
- 【 下载 】
-
- 分享到
军休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宋拥军介绍,近年来,军休六中心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党建品牌,激发党建活力,持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此次创建品牌活动旨在拓展“老兵宣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深度开展党史与军史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故事,壮大宣讲队伍,带动更多人员参与其中,做好新时代军休思想文化及双拥宣传工作。
“我们将继承和发扬人民海军精神,把红色传承的动人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在军休六中心的轮值现场会上,一张年轻战士的照片让在场的观众深深动容。
那是1999年7月9日,海军工程大学13名学员前往南海舰队报到途中,乘坐的列车在湖南衡阳附近衡山脚下突然脱轨。学员刘晓松在头部受重伤的情况下,先后救出、转移群众40多人,终因疲劳过度、失血过多英勇牺牲,生命定格在永远的21岁。
军休六中心的多数军休干部此前均在海军工程大学工作,为了进一步深度发掘军休干部这一红色资源“富矿”,在中国人民海军建军75周年之际,军休六中心精心谋划,与海军工程大学深度联合,全力打造“逐梦深蓝”双拥共建品牌。
军休六中心海军工程大学退休干部与海军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晓松队”将联合组成国防教育宣讲团,进社区、进校园、进少年军校,用海军人的红色传承故事激励人们,推动英雄城双拥共建工作持续深化。
当天,25岁的海军工程大学学员耿大为来到活动现场,他也是“晓松队”的学员。耿大为一直有个“军旅梦”,从江苏大学本科毕业后,毅然选择参军入伍,此后又进入海军工程大学学习。能够加入“逐梦深蓝”双拥共建品牌活动,耿大为深感自豪,通过与军休干部的交流,他从前辈身上收获到正能量与前行的动力,“增加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将有助于我们青年一代更好地发扬传承海军精神”。
75岁的军休六中心军休干部黄友牛是原海军工程大学理学院人文社科系教授,2010年退休后,他为军地作国防教育报告达1000多场次。黄友牛说,通过打造“逐梦深蓝”双拥共建品牌,军休干部有机会将宝贵经历和经验传授给新学员,注入红色基因,激发青年学员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将力量带入部队建设中。
上门办理安置手续、协助办理抚恤金、链接养老服务……现场,军休六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来情景剧《用真情守护夕阳红》,将一幕幕日常服务保障工作的画面在现场重现。“拉练轮值活动既是展示成果、交流经验的舞台,也是对标找差、互相比拼的平台。中心将在强化党建引领中筑牢匠心,开展‘零距离’暖心服务,持续打通服务‘最后一米’,不断提高军休服务管理品质。”军休六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宋拥军说。
20年如一日扎根贫困乡镇新洲区凤凰镇,足迹遍布全镇19个行政村187个湾村,通过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他撰写近70篇、共计30多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助力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当地干部群众制作匾牌,赞誉他是“凤凰赤子”。2014年徐宗元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楷模”。
作为湖北省委宣传部讲师团全省干部教育特聘教授、湖北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湖北省委宣传部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为军地作国防教育和形势报告1000多场次,总听众达几十万人次。
我国第二批女飞行员,成功引导飞机穿越“蘑菇云”空中采样。凭着过硬的领航技术和缜密的工作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多项军事运输和抢险救灾任务。累计安全飞行3800多小时。将战备包、空军服、日记本等物品和军功章捐赠给湖北革命军事馆(筹)。
利用一技之长,常年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分别在军休六中心和硚口区汉水桥街海工社区居委会“坐诊”,多年来未曾间断,并被评为“硚口好人”。
热心公益事业,从事心理咨询服务。在汶川地震和疫情期间,他主动为灾区人民和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服务5000余人次。成立刘大桂画心工作室,多次为社区居民、辖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