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宣讲红色故事的老军人
- 2020-09-14 09:41
- 来源: 市军休四中心、局军休服务管理处
- 【 下载 】
-
- 分享到
毛兰成是武汉市军休四中心的一名军休干部。从部队退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积极投身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军营、企业、机关、学校、社区、乡村,把讲台当阵地,以故事为武器,将报告视作冲锋,积极宣讲党的理论知识和红色革命故事。先后获得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全国国防教育年度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中国好人、湖北省模范退役军人、湖北省荆楚楷模、武汉市时代楷模、武汉市最美“五老”、感动洪山十大人物、感动东西湖区教育十大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
传承红色基因 矢志铸魂育人
“老马已知黄昏近,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空军武汉基地老战士报告团所有团员的真实写照。这些老战士,过去为革命胜利出生入死,为国防事业呕心沥血。在离退休后,也时时刻刻关注着党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和军队的建设,三十多年来,始终践行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政治信仰,坚持“战争幸存者、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奔波于大江南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现任团长的毛兰成继承和发扬了老战士报告团的光荣传统,16年风雨无阻,先后为20多万人义务作报告800余场次,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积极贡献。
开展理论宣讲的十多年来,毛兰成始终把老战士报告团当作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平台,用一场场直面现实、大胆泼辣、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报告,一次次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人的精彩绝伦的演讲,冲击着所有聆听者的心灵。他紧跟时代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他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引导广大青少年端正价值追求;他持续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矢志铸魂育人。
怀揣坚定信仰的毛兰成还有一个特点,无论是演讲还是作报告,无论在哪里,什么听众,时间多长,毛兰成都坚持站着讲,而且自始至终激情不减。有一次毛兰成应邀去给学生讲课,在没有空调的礼堂里,他汗流浃背地站着讲了两个多小时,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许多学生表示终身难忘这个场景。
播撒红色火种 呵护祖国幼苗
自2004年加入空军老战士报告团以来,毛兰成将绝大部分精力奉献给了孩子们。他永远不会忘记报告团老团长张绪对他的殷切教导:“不抓工业没有钢,不抓农业没有粮,不抓下一代,我们的祖国就没有希望。”为此,毛兰成倾注了无数心血在关爱下一代工程中。
他作报告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无论天气有多么恶劣,每周坚持自己乘车(他坚持不要单位接送他作报告,只要距离不远就自己骑电动车赶往授课点,被戏称为“电驴”上的演讲者)往返东西湖几所学校和洪山区的许多单位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助抓好洪山区“五老”报告团的活动,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多人。荣获2018年“全国最美少年”称号的洪山区高中学生陈雨晴在日记中写到:“我是听毛兰成爷爷的报告长大的孩子,毛爷爷的报告就像一只火炬,照亮了我的前程,我决心像他一样,将这只火炬越烧越旺!”
在关心下一代教育中,毛兰成尤其注重传播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2014年,广埠屯小学邀请他在开学典礼上用10分钟讲述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他思考良久,最终确定主题“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演讲结束之后,师生反映非常强烈,现场采访的教育电视台记者还专门找他做了后续采访报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史教育活动中,毛兰成注意引用在部队从事多年宣传活动、教育工作的经验,深入学校班级,同师生一起研究探索适合青少年的教育方法,在抓好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召开怎样讲好示范课的研讨会,现场培训宣讲骨干,提高了参会教师钻研演讲艺术的热情和授课质量。
对毛兰成来说,传播理论知识,为孩子们播下红色的种子是最重要的事情。无论酷暑还是严寒,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需要,只要他在,就一定竭尽所能做到最好。经常骑电动车东奔西跑,对于七十多岁的毛兰成来说并不容易,摔倒、翻车、擦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家人和战友劝他停下来,别干了,毛兰成却不同意,他说:“只要我还能跑的动,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一直干下去。”
他常说:“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能改。”近六千个日日夜夜,毛兰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最初的誓言,由他的智慧和心血凝结成的红色火种正在无数青少年心中萌芽、生长。
生死考验无惧 传承之志不渝
毛兰成作报告有一个特点,用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在他的报告里,有重病住院直至去世,病服口袋里还装着没写完的讲课提纲的88岁老红军杨春晖;有不慎左臂骨折,硬是打着绷带站着为雷达团官兵做了2个小时报告的老师长解生云;有肺癌晚期,住院期间依然带着氧气瓶前往医学院给大学生讲课的副团长程远;有战争期间出生入死,去世后将遗体捐献供科研,以“生前当标兵,死后做标本”为夙愿的老英雄张旭;也有他自己入党的曲折历程和在部队参加训练时生死一线的惊险故事。毛兰成总是谦虚得说,与报告团的老前辈相比,自己的故事实在不值一提,然而,在宣讲党的方针政策、革命传统、理想信念的行动中,他始终勇往无前。
毛兰成身患高血压、糖尿病、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每天都要服用十多种药物,但他始终坚持奋战在报告一线。2014年4月,毛兰成因心肌梗塞住进医院,在紧急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住院期间,他仍不停地准备讲稿,出院后不久便登上讲堂;2016年10月毛兰成因支气管扩张第三次住院,那时正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之际,他心急如焚,大口咳血稳定后,在他的执着坚持和医生的最终默许下,利用两次输液间的空隙时间,跑出去讲了4次课,出院的当天他接到通知,晚上就赶到北京参加空军组织的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宣传团培训。
今年年初,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肆虐武汉,78岁高龄的毛兰成被隔离在家,但他始终放不下牵挂的孩子们,辗转难眠,于是提笔写下了书信《在灾难中成长》。该信被全市中小学生群体广泛传阅、转发,多所大中专院校的年轻党员们纷纷召开线上主题党日活动对这封书信进行研读、讨论,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早在疫情初期,毛兰成就通过军休四中心为抗击疫情捐款5000元。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就是要感党恩,跟党走,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武汉实行封闭管理期间,毛兰成的红色理论宣讲事业仍在继续,甚至比平时更忙。他忙着为部队教育提建议、通过视频作报告,受邀指导大中小学的战疫教育活动,用他的话说,“我是一个老党员,总想为战疫做点事。”3月底,他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子视频连线,云端探讨“在磨难中成长”,共话青年一代如何在磨难中践行理想担当。他的抗疫事迹被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网、教育部关工委公众号、“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为许多受疫情波及的群众提供了精神支撑。
“只要革命需要,我愿化作一块泥土。”这是毛兰成——一个特殊年代里的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向党和人民发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他一直践行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