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中,这群“知错不改”的军休人
- 2020-04-14 09:51
- 来源: 军休四中心
- 【 下载 】
-
- 分享到
凌晨1点还不睡觉、10天狂瘦5斤、总不按规定拿团购物资、常常到点不按时吃饭,这是武汉市军休四中心工作人员最近常犯下的四宗罪,奔走在防疫前线,他们没有洪荒之力,却为守护军休干部们的平安拼尽全力。
熬夜不睡觉的夜猫子
临近晚上12点,陈睿还在忙着整理今天的防疫工作记录。虽然中心已经连续28天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的新增患者了,但这位中心“大家长”仍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疫情以来,常被工作人员戏称为“铁娘子”的陈睿开启火力全开模式,虽然每天电话、信息不断,但她仍全天实时坐镇防疫一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常常白天带头和工作人员一起到对口帮扶社区发放物资、巡查消杀等,集中协调解决军休干部服务难题,晚上再全面梳理各项防疫工作进展情况,统筹下步防疫重点,往往忙到转钟才休息。每天睡前坚持逐一查看各小组工作日报,了解中心疫情防控、联系休干、保供需求、下沉服务等工作落实情况成了她每晚的必修课,“把工作做扎实,我才能睡得踏实。”她说。
总在减肥路上的跑腿人
“张老,您家的常备药我跟您送过来了,最近身体都还好撒?”“我好着咧,不过谢萍啊,我看你最近是瘦完了,你也得要注意身体啊。”“您家放心,我每天动得多,吃了不长肉。”刚把药递给伏虎山社区的张凤珠老人,谢萍又继续敲起了另一军休干部的门。这已经是谢萍第三次上门跟休干送药了,她分管的伏虎山支部是名副其实的高龄支部,休干平均年龄80岁以上,为保障疫情期间这些高龄休干日常用药不间断,她就担起了跑腿人的活,5栋11单元,上下近万阶梯,一次性跑下来,往往就是大半天的时间。体重不足百斤的她在10天就瘦了5斤,虽然人瘦了,但能牢牢守好军休干部“药瓶子”,这肉她觉得掉得值。
老忘提自家货的购物团长
“老邓,每次总是你家最后来提货,下次记得早点来拿。”这已经不是物业的周师傅第一次批评老邓了,但每次这位老邓同志总是到晚上才匆匆忙忙赶来提社区团购的物资。作为中心会计,邓瑾工作二十多年,从未在帐上出过错,所以疫情期间他又多了一个新任务,管好对口社区团购物资这笔总账。社区居住的144户居民大都是高龄老人,不会参加线上团购,为了解决采购物资的难题,他这个团长没少费工夫,忙统计,忙代购,忙分送,常常忙到晚上8、9点才将所有团购物品清点、分发到位。在他的组织下,从瓜果蔬菜到鱼肉蛋奶,团购物品多种多样,居民们很快也适应了这种团购新常态。不过这个称职的团长也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团员,对于每次晚点提货只能对物业师傅道声抱歉。
总不按时吃饭的老病号
下午2点23分,张卫民才回到办公室,就着泡好的方便面,喝上了从早上上班起的第一口热水。辗转了5个社区,给3个支部的42名军休干部送去了常备药,他对今天的工作战绩很满意。疫情期间,有重活、累活,这位老军休人总抢着干。2月初,中心休干居住的解甲苑小区出现1名确诊患者和1名疑似病例,且有1名病人在家去世。因害怕感染,物业人员临阵脱逃,小区管理陷入瘫痪。在这危急时刻,张卫民挺身而出,主动挑起垃圾清扫和逝者遗物的清理工作,没有防护服,他就用一次性雨衣代替,没有专业清扫工具,他就用拖车往返多次清理成堆的垃圾。他曾用三天时间跑遍20多家药店,凑到了68盒口罩送给口罩告急的军休干部们,也曾一天连续6个小时奔走于各个军休小区间,只为让军休干部们能尽早拿到急需药。一天工作下来,他常常顾不上喝水,更顾不上吃饭,“我也长期吃着降压药,知道这些慢性病的药断不得。”身为老病号,总在为军休干部送药的张卫民知道驱使他前行不仅是责任更是将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