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路径新方法,他们这样实践!

    • 2024-09-10 15:08
    • 来源: 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军休五中心
    •    【 下载 】
    • 分享到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和实践党建工作的新路径、新方法,通过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实地学习、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9月5日上午,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市侨联机关党总支与区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践行党员干部使命担当”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步入消防救援站大门,消防救援车库映入眼帘,“火焰蓝”消防员详细讲解了消防车各类功能,带领党员先后参观了战斗雕塑群、器材库、综合训练馆等地,介绍了江岸消防官兵的先进事迹。一路参观下来,党员干部们真切感受到消防员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党员干部参观江岸区消防救援大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领誓人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干部面向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在支部主题党日的学习环节,党员们集体诵读党章,集中学习了《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等内容。

     江岸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党员们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退役军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他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的服务保障工作,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党员干部集体重温入党誓词。

     为了让党员们进一步参与到消防救援活动中来,区消防大队结合实际,安排全体党员近距离观看楼层灭火演练,学习使用各类消防装备,体验消防车射水打靶及云梯车。
    党员学习各类消防装备。
     通过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9月6日下午,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党支部与驻地某部队党支部开展联组学习,邀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张燕军开展专题宣讲,助力党员和部队官兵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擦亮党建品牌。

     张燕军简要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概况,重点讲解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对全会精神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
    张燕军开展专题宣讲。

     部队官兵听完后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履行职责和使命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军目标。

     洪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袁晨曦同志就打造退役军人“五强之地”做交流演讲,以昂扬的精神姿态展现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生动实践。学习中还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并观看了党纪微视频。 

     此次军地联学,以“联”聚力,以“联”促实,引导党员和部队官兵主动谋划推动,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答卷,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军休五中心
    近年来,武汉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五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五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对新时代军休党建工作新要求新情况,找准军休党建工作重难点,以四张答卷擦亮“红领军休”鲜亮底色,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军休干部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军休五中心开展党员教育主题活动。

     以“在职党员对接军休支部”机制交出基层党建先锋答卷。五中心现有24个军休干部党支部,其中:党员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支部1个、80-89岁之间的支部5个、70-79岁之间的支部9个、60-69岁之间的支部6个、60岁以下的支部3个。

      受到高龄、居住分散等因素的影响,军休干部党支部存在组织生活难以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党员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五中心立足实际,积极推动先锋先行,建立在职党员对接军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机制,以在职党员先锋指数激活军休干部党员队伍内生动力,由在职党员协助军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落实“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完善支部工作台账,为高龄、行动不便军休干部送学上门,保持与异地党员定期联系,充分掌握党员思想动态,从严从实把握党员出国境与兼职审批。

      通过实行在职党员对接军休干部党支部工作机制,实现了军休干部党员教育全覆盖、管理不缺位、关怀常在线,密切了工休党员之间的联系、融洽了工休关系、充实了服务保障力量,同时也增强了军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提升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军休五中心开展红领军休夏令营活动。

    以“打造有力有效有形的活动阵地”交出基层党建活力答卷。目前,五中心既有前几批集中建所安置的军休干部,也有后期分散安置的军休干部,集中建所安置的军休干部配备了附属用房,分散安置的军休干部未配备附属用房,这就导致分散安置的军休干部无活动场所,对军休干部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产生了客观影响。为此五中心积极协调部队,为永清、清和苑、通院休干支部争取近700㎡老党员活动中心,辐射军休干部383人。按照基层党组织“六有”标准和服务保障便利化要求,除了配齐开展党员学习教育的设施设备外,五中心还为军休干部配备了棋牌桌、台球桌、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为支部书记配备了办公室,并在军休干部居住人数最多的国信院小区内引入市荣军优抚医院医疗资源,实现了文体活动有场地、党员教育有阵地、服务保障有驻地。老党员活动中心被军休干部亲切地称为“军休之家”,在自家楼下就可以看病拿药、开会学习、看书读报、下棋打牌、聊天谈心,这里真正成为了军休干部的第二个家,为军休干部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带来了便利,也为军休干部党支部带来了活力。

    军休五中心开展组织生活会。

    以“示范基层党组织建设”交出基层党建生动答卷。五中心坚守“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政治定位,始终坚持树好党建大旗,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选优配强24名军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有效提升组织领导力。在硬件到位的基础上,制定《军休干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从组织生活、学习教育、党员联系、党费使用、工作汇报等方面,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地落实。创新理论武装方式载体,组织支部接力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惠济路休干支部“书记微课堂”、通院休干支部“红色游学强党性”、永清休干一支部“老青结对传薪火”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所行所用,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惠济路休干党支部为试点,以坚持不懈的高质量学习、勇担使命的红色基因传承、党员先行的基层治理实践为抓手,将这个党员平均年龄近72岁的银发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强、服务强、基层治理强的“三强”战斗堡垒,建设成为一个有着不竭动力、让支部党员和小区居民无比信服的先锋团队,打造出五中心争创“六好”离退休党支部的示范样本。       
         
    军休五中心联合学校开展老兵故事分享会。

     以“红领军休 行走的老兵思政课”交出基层党建创新答卷。军休干部是开展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资源富矿,五中心充分发挥军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成立全省首家军休机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打造“红领军休 行走的老兵思政课”平台,为军休干部发挥余热、关心下一代成长搭建舞台。一是组建思政宣教志愿服务队,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走进高等学府、中小学等地,与文华学院签订为期3年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共建协议,13名军休干部被聘为“老兵辅导员”,先后开展“开学第一课”“征兵总动员”“红色教育月”“国防教育月”等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理论“声”入人心。二是组建老兵红色地标志愿讲解服务队,拓展思政教育阵地,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与向警予烈士生平展示厅、二七纪念馆等4个红色地标场馆签订共建协议,为青少年学生、党员群众进行沉浸式红色讲解。“红领军休 行走的老兵思政课”系列宣讲活动先后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极目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40余次,受众达3万余人,取得了较好社会影响。


    军休五中心开展老兵红色地标志愿讲解活动。

     75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开启了“进京赶考”的伟大征程。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取得“赶考”的新的更大胜利的征途中,五中心坚持围绕主责主业、站稳群众立场,争做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答卷人”,用基层党建先锋答卷、活力答卷、生动答卷、创新答卷共绘武汉军休新时代红色新篇章。